「補救教學」方案的困境
教育部為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共有多個子方案在進行,其中「國中小補救教學方案」即為其配套的方案之一,有會員向本會反映,要達到補救教學方案所預期的成效,在教學現場有相當多的問題與困境,若無經費又無人力,恐怕也只是「方案」而已。質言之,本方案的立意與推動目的甚佳,就是要將學習落後學生的基本學科能力提升上來,但卻不一定能徹底解決教學現場上學習表現雙峰化日益嚴重的現象。何以觀之?我們簡單分析如下:
首先,各縣市在推動本方案時,只求研習達成率高,而忽略此補救教學系統研習的專業度。例如,某縣市要求各校務必派出各領域教師參加補救教學增能研習八小時的課程,且回校後必須幫其領域教師宣達轉授八小時的研習課程,最後現職教師完成此研習之比例更須達100%。反觀教育部在培訓補救教學研習種子教師時,其課程至少皆為一星期以上,如此設計,無非是希望提昇專業度,但前述縣市如此做法流於形式,也讓人質疑其專業度。
其次,僅強調補救教學的重要性,卻不去深究補救教學在教學現場實施的人力困境。例如在國中階段,要針對學生在小學階段已造成的學習落差施以補救教學課程,勢必要有充足的補救教學人力才能真正達到成效;若要靠現職國中教師對整班學生做個別化的補救教學或課程設計,除了現實上做不到,也無法真正貼近低成就學生的需求。
再者,低成就學生學習診斷測驗及標準化評量尚未全面落實與常態化,讓學生與家長、老師與學校各有擔心與疑慮。前者擔心被貼上學習落後者的標籤,未能正常看待補救教學的正面意義;後者對於是否可能列入考核教師教學成效的指標或評鑑學校經營績效的參考,則充滿一定的疑慮。
最後,國民教育階段教育工作者的價值仍未與學校升學績效做切割,導致學校的補救教學成效無法如其明星高中升學率獲得家長同等關注,甚至學生適性輔導與多元智能也未真正受重視,與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差距仍大。若無正常化教學、多元性向試探、適性升學輔導等完整配套的支持,國民教育工作者與此教育階段的學生家長根深蒂固的想法就不可能翻轉、改變。
至於「補救教學」的人力問題如何解決?或許未來少子化所造成的教師超額人力,反而是可以轉化運用於補救教學的生力軍!
臺南市教育產業工會十周年影片
臺南市113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國小組 西門實小 許媖華老師
臺南市113年度SUPER教師首獎 國小組 大橋國小 李麗菁老師
臺南市113年度SUPER教師首獎 高中職組 曾文家商 陳姸如老師
臺南市113年度SUPER教師首獎 高中職組 曾文農工 徐澤佼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 SUPER教師 合輯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小組-三村國小 王維斌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大專組-南應大 羅淑芳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中組-永康國中 邱儀甄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小組-北勢國小 戴煜德老師
臺南市112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幼兒園組-北區文元國小附幼 羅心玫老師
臺南市111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中組 崇明國中 蔡育錚老師
臺南市111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中組 後甲國中 黃鈺心老師
臺南市111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小組 南化國小 許游雅老師
臺南市111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高中組 新化高中 蔡淑錚老師
臺南市111年度SUPER教師獎首獎國小組 山上國小 楊巽堯老師